粵語
普通話
約翰福音 靈修分享(六十三)
不同動機【作者:黎仲明長老】
經文:十二1-11
逾越節前六日、耶穌來到伯大尼、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。 有人在那裏給耶穌豫備筵席.馬大伺候、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。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、抹耶穌的腳、又用自己頭髮去擦.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。有一個門徒、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、說、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。他說這話、並不是掛念窮人、乃因他是個賊、又帶著錢囊、常取其中所存的。耶穌說、由他罷、他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。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.只是你們不常有我。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裏、就來了、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、也是要看他從死裏所復活的拉撒路。 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. 因有好些猶太人、為拉撒路的緣故、回去信了耶穌。
大綱
1. 馬利亞真誠獻上─單純的心(vv.1-3)
2. 猶大的虛偽表達─邪惡的心(vv.4-6)
3. 耶穌稱許馬利亞─肯定的心(vv.7-8)
4. 祭司長再牽殺機─嫉妒的心(vv.9-11)
耶穌叫拉撒路復活,他的復活成為耶穌有力的見證人,更加強調認識他是神子的身份。因這緣故,更牽起祭司長連拉撒路也想殺。在這殺機重重的處境中,出現了溫情的一幕,就是拉撒路的姊姊馬利亞獻香膏,獻香膏的行動也暗示耶穌將要被殺。
1. 馬利亞真誠獻上─單純的心(vv.1-3)
逾越節前六日,這應該是星期五的黃昏。耶穌來到伯大尼,這是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。耶穌被邀出席筵席。馬大、馬利亞和拉撒路也在一起。其中馬大是作伺候,她可能是女家主,拉撒路陪著耶穌。
馬利亞當時作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,她用一斤極貴的珍哪噠香膏獻主,這香膏是從印度運來,用哪噠樹的根提煉而成,非常珍貴。馬利亞用香膏膏主的腳,這獻香膏的事件,馬太和馬可也有記載,裏面記載馬利亞將香膏澆在頭上。這和約翰的記載是沒有矛盾。猶太人的傳統,香膏是倒在頭上,然後流到身上。馬太和馬可的記載,是表達耶穌的尊貴身份。約翰記載抹耶穌的腳,是表達馬利亞深覺自己的卑微,她用頭髮來擦耶穌的腳,更加表示自己像奴僕一樣。
馬利亞這一刻的獻上,是表達出對主的恩情何等的深,將自己最好的獻給神。
2. 猶大的虛偽表達─邪惡的心(vv.4-6)
馬利亞的行為,令在旁的猶大有點不悅,這人對金錢特別敏感,他一看就清楚知道這香膏值三十兩,銀子。三十兩銀子是一個工人一年的工資。他說這些錢可以用來賙濟窮人,這人說這話的動機不純正。約翰後來明白這猶大的為人,他加以解釋,他並不是掛念窮人,乃是個賊,為偷那錢囊的錢。言下之意,他可能想叫耶穌賣香膏,叫他有機會偷錢。
3. 耶穌稱許馬利亞─肯定的心(vv.7-8)
耶穌並沒有阻止馬利亞這樣做,他說由他吧,並說兩個容許他這樣做的原因,一個是隱藏的原因,馬利亞這樣作,她是為我安葬存留的。這一點連馬利亞自己也不知道,意思是他的日子不長,很快被釘十架,那時她會用膏膏他的身體。一個是明顯原因,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,只是你們不常有我。賙濟窮人的事經常都可以做,但耶穌與他們同在的日子不會太長。這是耶穌對馬大的肯定。
4. 祭司長再牽殺機─嫉妒的心(vv.9-11)
相對一件獻香膏的美事,待之而來是一件惡事,祭司長因為拉撒路復活的名聲,吸引人認識耶穌,恐怕自己的地位不保,所以商議要殺拉撒路。同時復活與他們的神學觀念完全相反,因為身為祭司的撒都該人是不相信復活的。因此他們決議要將耶穌殺害。
接觸耶穌的人很多,但各人對耶穌的心態都不同。馬利亞存單純的心甘願獻上香膏。猶大存著邪惡的心,跟隨耶穌從中取利。祭司長因為嫉妒的心,恐怕自己既得利益失去。這幾個人都專注觀察耶穌的作為,只是動機不同,他們的反應也迴異。今天我們跟隨主的人,是否常常想一想自己的動機如何呢?
親愛的主!我們要時常校正,今天跟隨祢是存著甚麼心態,也就是內裏的動機是否單純。求主叫我們有像馬利亞對祢愛的回應,為著討祢喜悦,將寶貴獻上也在所不計。猶大跟隨祢多年,他仍沒有內心的改變,只是表面的跟隨,這也是對我們的提醒。 阿們!
問題思想:
- 馬利亞、猶大與祭司,他們對耶穌的心態有何不同?
- 耶穌為何稱讚馬利亞?
- 我們對主的心又怎樣呢?當獻上甚麼?
- 再讀以上經文,寫下靈修札記。